
顧名思義,企業所得稅就是計稅企業的應納稅所得總額,應納稅所得總額是指納稅人每一個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準予扣除項目后的余額,其與成本、費用核算關系密切。通俗的講,就是對公司利潤額征收的一種稅。
企業的所得稅是要按照企業利潤的總額的25%來繳納的。
打個比方同樣是2000萬的銷售收入,甲企業運行良好,賺了200萬,那么就要交50萬的稅;乙企業今年賺了40萬,就交10萬的稅;丙企業今年虧損了,虧損50萬,那就不用交稅了。
到這里可能很多老板會抱怨,辛辛苦苦開個公司,賺點錢,結果利潤被分走了四分之一!稅率過高,迫使企業不得不以各種手段逃避稅收,結果可能被罰的傾家蕩產,那么有沒有合理合法的節稅技巧?
其實,企業所得稅的節稅秘籍有兩個:
一是用好稅收優惠政策,
二是應用好節稅技巧。
一、利用好稅收優惠政策
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節稅,就是充分應用國家的各項減免稅政策,來降低企業納稅成本。企業所得稅的法定稅率是25%,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針對不同產業、項目,在企業所得稅方面有很多減免稅、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

例如
高新技術企業實行減免稅政策:
如果你滿足了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就可以合法享受企業所得稅的減免;如果你有幾條沒有滿足——比如你的科研人員人數不夠,把科研人員的人數調整上去,依然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的減免優惠。
再例如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今天,咱們主要來聊聊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是指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準予扣除項目后的余額,其與成本、費用核算關系密切。通俗的講,就是對公司利潤額征收的一種稅。
企業所得稅按利潤總額的25%交稅。
比如同樣是1000萬的銷售收入,A企業運行良好,賺了100萬,那么就要交25萬的稅;B企業今年賺了20萬,就交5萬的稅;C企業今年糟到了,虧損100萬,那就不用交稅了。
到這里可能很多老板會抱怨,辛辛苦苦開個公司,賺點錢,結果利潤被分走了四分之一!稅率過高,迫使企業不得不以各種手段逃避稅收,結果可能被罰的傾家蕩產,那么有沒有合理合法的節稅技巧?
其實,企業所得稅的節稅秘籍有兩個:
一是用好稅收優惠政策,
二是應用好節稅技巧。
一、利用好稅收優惠政策
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節稅,就是充分應用國家的各項減免稅政策,來降低企業納稅成本。企業所得稅的法定稅率是25%,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針對不同產業、項目,在企業所得稅方面有很多減免稅、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
例如
高新技術企業實行減免稅政策:
如果你滿足了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就可以合法享受企業所得稅的減免;如果你有幾條沒有滿足——比如你的科研人員人數不夠,把科研人員的人數調整上去,依然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的減免優惠。
再例如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50萬元(含5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范圍進一步擴大。
再例如
企業落戶稅收洼地:
國家在頒布每個稅種時,都規定了相應的稅收扶持政策,企業可以從納稅人身份、設立地點、投資方向等方面考慮國家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從而決定企業行為。所以,企業想要節稅,前期尋找政策好的地區(政府扶持政策好的地區)落戶很重要。 禾禾家可以為企業匹配最合適的稅收優惠地。
二、應用好節稅技巧
對于稅收優惠政策,更多企業是“鞭長莫及”,因為國家的稅收政策,也不是什么都鼓勵的,甚至一些稅收政策是起限制作用的??坎簧险?,我們就應考慮【節稅技巧】,同樣可以減輕企業的納稅成本。
思路一
增值稅納稅人身份籌劃
(一般納稅人VS小規模納稅人)
我們還是給大家舉個栗子
案例一:某商業企業2月銷售商品一批,不含稅收入是10萬元,采購商品成本是7萬元,取得專票稅款是1.19萬元。
一般納稅人:(10-7)*0.17=0.51萬
小規模納稅人:10*3%=0.3萬
對比發現:顯然選擇小規模(簡易方法征收)更優惠。

案例二:若該企業采購成本為8.5萬元,取得專用發票1.44萬元
該企業為一般納稅人時:應納增值稅=(10-8.5)*0.17=0.26萬
為小規模納稅人:仍為0.3萬。
這樣一算,因為成本增加,增值部分降低,變成一般納稅人時繳納的稅款較少。
這時候你會疑問,那我怎么清楚公司應該選擇哪種納稅人身份更好呢?禾禾告訴你,這個需要根據企業具體的情況提前籌劃,不是說轉就轉的。
思路二
合理安排公司成本費用支出
(企業所得稅稅負高,這里有妙招)
費用列支是應納稅所得額的遞減因素。所以,企業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應盡可能地列支當期費用、損失及扣除額等項目來減少稅基,降低稅負。例如:
1、退休人員工資,可以列為成本;
2、有用的費用發票記得做進成本里,如差旅費、汽油費都是可以列為成本費用的;
3、汽車費用,股東和公司簽訂用車協議,汽車維修保養費用可以列支成本。
4、不開發票的業務不要輕易入賬,以免稅務麻煩等等。
思路三
財務優化
(統籌稅務安排,達到節稅目的)
初創企業想要進行稅務籌劃,可通過財務外包的方式,對接專業稅務服務機構經常操作。稅務籌劃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財務規劃,涉及的細節非常多,初創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專業的事情還是建議讓專業的財務團隊操作。成本上比企業自建財務團隊要低,服務還要更高效。
